我公司申请的专利发明“岩心切割装置”和“预应力管桩支护腰梁连接结构”,经过国家知识产权局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的严格审查,于2017年7月7日被正式授予实用新型专利权,并于日前拿到了专利证书。
1、实用新型专利“岩心切割装置”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岩芯切割装置,包括桶钻、链状刀具、张紧装置、传动装置。其中,桶钻,用于钻入岩层,并在桶内形成柱状岩芯;链状刀具,呈首尾相连状,其一部分设于桶钻内,其运转时能够与柱状岩芯外壁接触,并将柱状岩芯锯断;张紧装置,在链状刀具运转时,用于将链状刀具保持张紧状态;传动装置,用于驱动链状刀具运转。本发明提供的岩芯切割装置,结构简单,能够快速、安全地割断岩芯,使用便利。
2、实用新型专利“预应力管桩支护腰梁连接结构”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预应力管桩支护腰梁连接结构,包括冠梁、腰梁、管桩、第一吊筋、第二吊筋;冠梁设于管桩的顶部,腰梁设于管桩的侧面,第一吊筋的一端固定于冠梁,另一端连接腰梁,用以将冠梁与腰梁相连;第二吊筋的一端固定于腰梁上,另一端连接另一腰梁,用以连接相邻的两个腰梁。实用新型提供的预应力管桩支护腰梁连接结构采用第一吊筋连接冠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预应力管桩支护腰梁连接结构,包括冠梁、腰梁、管桩、第一吊筋、第二吊筋;冠梁设于管桩的顶部,腰梁设于管桩的侧面,第一吊筋的一端固定于冠梁,另一端连接腰梁,用以将冠梁与腰梁相连;第二吊筋的一端固定于腰梁上,另一端连接另一腰梁,用以连接相邻的两个腰梁。实用新型提供的预应力管桩支护腰梁连接结构采用第一吊筋连接冠梁与腰梁、第二吊筋连接腰梁与腰梁,不需要在管桩内部灌注混凝土、植筋,同时保持了管桩的完整性,提高了管桩的受力能力,在施工过程中易于操作,降低了工程造价,缩短了施工工期。